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百人会 > 智者活动

智者活动

2015年度第二期主题沙龙"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主要观点综述

更新时间:2016-11-10

       

 

2015年7月14日下午,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在深圳社会组织总部基地(福田)召开了“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主题沙龙。来自深圳各类社会组织的一线从业者、参与者、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者40余人,共同探讨社会组织标准化的概念、内涵、内容和意义,探索建立和提高社会组织服务标准的方法,为推动政府在制订社会组织发展政策的过程中提供有价值的实践和理论参考,进而为创造出社会组织服务领域的深圳标准做出有益的尝试。现将沙龙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常言道,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四流的企业做山寨。对于社会组织来说,目前到了服务标准化的重要窗口期,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的可能性

 

很多组织可能会有疑惑,现在国内的其他地方还在讨论要不要发展社会组织,深圳现在就讨论服务标准化的问题是否太过于超前?有的社会组织正处在发展的初步阶段,生存艰难,连工资都难以发放,更没有实力和能力开展服务标准化研究。

 

标准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企业管理。在蒸汽机为动力的时代,需要用铲子送煤进炉膛,每分钟铲多少次、每一次铲多少公斤煤,都有明确规定。这里面有人体工程学的依据,一次铲多了体力过耗,人很快累,铲少了又不能满足燃烧的需要。这就是标准化的鼻祖——泰勒制。再往前追溯到中世纪瑞士的手工制表,表的零件怎么加工,程序是什么,都有严格的标准。标准化在工业生产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从深圳速度到深圳质量再到深圳标准,在这个过程中,深圳台阶式的发展带来了不一样的景象。深圳标准是政府、社会团体、产业联盟和企业制定的有关经济、社会、城市、生态、文化发展和政府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先进标准及规范的集合,是深圳质量的量化与规范。据了解,有40多家国内国际从事标准化研究的机构在深圳落户。深圳标准国际化的水准算是很不错的,这对未来社会组织开展服务标准化的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基础。

 

社会组织要往前走,能走多远不仅仅取决于付出多少爱心和公益心,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建立社会组织的服务标准是社会组织迈向专业化服务的第一步。什么叫专业化?美国有本书叫《专业化生存》,里面讲到专业化就是拥有特长,利用专业技能可持续发展。现在很多的社会组织、公益机构都是在用自身积累的经验开展社会服务。未来社会组织如何联系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如何赢得社会各方面的信任,这都需要社会组织有很高的专业精神和水准,这也为社会组织的服务标准化提供了可能性。

 

在做标准化的过程中,有四个国际标准是不能回避的。一是ISO9001,是被全球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二是ISO14000,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国际标准;三是2010年7月通过并实施的首个社会责任国际标准——ISO26000;四是我国出台的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GBT24421。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服务标准化提出四大宗旨:一是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二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三是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四是提高交往效率。服务标准公开公布,减少讨价还价和争论的环节,降低交易成本。

 

2007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服务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服务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对暂不能实行标准化的服务行业,广泛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服务规范等制度。2010年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出版《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将服务业标准化工作分成四个步骤:一是标准编写,二是标准体系建立,三是标准实施,四是标准评价。《工作指南》是社会组织服务标准的重要参照。这是国家层面上对服务标准化工作的研究成果。

 

2014年11月,深圳市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强深圳经济特区标准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鼓励社会团体和产业联盟,以国际一流、行业最高为标杆,制定发布社会团体标准和产业联盟标准,建立行业先进标准体系,以高标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市、区政府及其各有关部门应当积极推进深圳标准建设,加大投入,加强标准人才队伍建设,构建深圳标准建设支撑服务体系。这是深圳市政府对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大力支持。

 

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工作不是一个无中生有的全新的领域,这方面的工作已经有了深厚的基础。标准化也没有那么神秘,实际上就是一套规范。服务标准化是大势所趋,深圳标准有能力这方面继续引领全国。

       

二、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的建议

 

1.首先做好组织自身标准体系。标准化有四个层面:一是一个组织做好自身的标准化,即在组织内部,先做好标准化的体系,这样不管员工怎么流动,每个人就按照制定好的标准来操作,这样就能保证服务的质量不因人员的变动而改变。二是一个行业或一个的地方标准。三是一个国家标准。四是国际标准。标准化是一整套精密系统,一个组织不可能包揽全部标准,首先要把自己单位的规范做好,而不要盲目去追求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就目前情况来讲,社会组织服务的标准化还在探索过程中,应该更多倡导社会组织开始做自己的标准化体系,作为提高自身专业能力的策略。

 

2.在福田区率先尝试社会组织服务标准的自我申明制度。譬如组织提供什么服务,服务对象是谁,收费如何规定,服务如何开展等等,制定一个文件,把社会组织开展的工作规范化,通过组织正式的文件向社会公开承诺。深化标准化体制机制改革,特别是加大产品标准管理改革,建立社会服务标准自我申明公开制度是大势所趋。

 

3.建立标准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利用政府的支持,利用深圳智库的资源,在申明的基础上,引进深圳45家做国际和国内标准的资源,为社会组织服务。建立专业领域标准体系,为组织经营、管理等活动提供全面、系统规范化管理方法,促进组织技术进步,提高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为组织提供一个支撑平台。

 

4.制定标准时要注意社会组织行业特性。公益行业是以人文情怀、社会公平正义为使命的组织,在制定具体标准方面,首先要把公益行业、社会组织行业产生的社会资本、社会贡献价值、生产知识的特性强调出来,单纯参照企业制定的标准,会限制行业整体发展,这方面必须慎重。

 

5.标准化工作可以先从社会服务成熟领域开始实行。尤其是社工类、行业协会类的社会组织,非常强调服务性,发展比较成熟,已经有了不少的标准和规定,可以先推出,可以更加细化,对其他领域有一定带头和示范作用,以点带面。

 

6.推动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采用渐进性、阶段性完善的方式,而不是一步到位。保持小步快跑,及时总结改进。从公益组织、社会组织发展阶段来看,这个标准的形成也是渐进的,从制定框架性、简单性的条款开始,到逐渐有足够的耐心和专业人员的持续补充、完善。政府原来对社会和企业的那套模式,都不能应对当下纷繁复杂的问题。

 

7.标准必须实用,简明扼要且有实效。从制定标准本身来说,我们的社会组织还是初级阶段,就好比一个车,本来车速达不到一百公里,搞一百公里限速就没有意义,但也不能限速十公里。还是要先让大家放手做起来,不要太限制,先设几条简单的标准,经过反复研究,凝练、提炼出几条禁止性标准,讲清楚底线,没禁止的都可以做,不能使一个标准成为社会组织发展的障碍。

 

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并非很神秘,或过分看的神圣。希望所有社会组织的服务都能循序渐进地做到明晰化、具体化、定量化和体系化。

三、用深圳标准引领全国

 

标准化是提高一个机构专业化程度非常重要的途径。很多标准化的体系,是高度地总结了一个机构运营过程的核心理念和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不应该将它看成是约束,而是提高专业化程度的工具。

  

    深圳的社会发育非常完整、完善,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等,都是走在全国前面。深圳是个创新的城市,希望全体社会组织一起推动社会组织服务标准化的建设,用深圳的标准引领全国。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