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湾区智荟”第二期沙龙举办

更新时间:2022-08-20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国务院确定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国务院要求要加大财税金融等扶持政策力度。“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十四五”期间,继续向“数字产业化、行业数字化”方向发展。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重要政策文件,培育发展壮大“20+8”产业集群,即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8大未来产业,稳住制造业基本盘,增强实体经济发展后劲,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8月19日,由马洪基金会、深港产学研基地、博时教育和兴链数科共同发起,资本市场学院作为支持单位的“湾区智荟”第二期沙龙在资本市场学院顺利举办。沙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来自政、产、学、研、资等领域13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围绕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长期发展的重大需求和多样性特点,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沙龙由深港产学研基地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黎奇峰主持。黎院长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湾区智荟秉承“博观约取、致知力行”的理念,为湾区发展建言、为产业成长赋能,搭建政、产、学、研、资专家智者们“跨界、思享、共赢”沟通交流平台。




      横琴新区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教授作为本次沙龙的主旨演讲嘉宾,以今年6月份深圳市政府的“20+8”政策为切入点,他指出,自2009年工信部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概念,之后纳入“十二五”规划,至今已历时10年至13年,期间从全球视野看,信息技术产业发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变革,对世界性产业结构变迁,对全球化模式演变,产生了持续和深刻影响。当下,惟有新思维观察,才能真正认知世界的变化。


      随后,朱教授围绕“科技革命、学习革命、教育革命”等话题逐步展开。他认为:
      一,科技革命是21世界的主旋律。科技革命具有全方位、大融合和加速度的特点。在科技革命浪潮下,不存在任何死角,都会被填平补齐。现在的科技革命的进程,需要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的紧密结合,以及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的融合,特别不同产业部门的合力。

      二,学习革命是21世纪的深层动力。学习革命是当下最严肃的课题,现在人们之间交流的困境,源于每个人学习深度、宽度和广度上的差异。现在,学习需要跨学科、全天候、超代际。学习本身正在成为科学。朱教授并以卡尔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和托马斯库恩的范式架构为例,说明经过半个世纪到六十年的科技革命,证明现在到了需要更新“证伪理论”和“范式革命”的历史阶段。


      三,教育革命是21世纪的核心竞争。教育革命包括精简学制、学科交叉、前沿学科。现在存在的结构性失业,科技革命引发的新就业可以抵销传统产业减少就业局面。科技革命为新的工作岗位,也向教育提出更高要求。

      四,元宇宙时代的认知体系革命。元宇宙浪潮带来了对混沌理论、复杂理论、智能爆炸理论和超空间理论的再学习和再认知。最后,朱教授强调,学习正在成为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大家能够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加强知识学习,融于生活与工作,并坚持下去!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万达围绕“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态势及深圳制造强市战略实现的路径”题目进行交流分享。他指出,科技革命是规划不出来的,但追赶型国家和城市的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是有用的。他以深圳为出发点提出三个问题并展开讨论。

      第一,全球制造业的竞争态势给深圳带来什么影响?全球竞争就是供应链、产业链的重新布局。而在新兴市场领域,越南等国的高端制造业发展已对“深圳制造”形成挤压。竞争的领域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新兴技术中不断演化。


      第二,深圳为什么要重提工业立市、制造强市?制造业是稳增长的基本盘,深圳2020年开始即重提制造业,这才有了今年上半年规上制造业5.9%的结果,使深圳的GDP超过全省、全国。当前的“深圳问题”是制造业往外走,对制造业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第三,深圳制造强市战略实现的路径是什么?战略新兴产业的核心是集群,集群带来创新的外衣、带来学习的积累,是建立在科技的基础上而不是重复以往。此外,注重底层的技术和供应链问题,产业的核心应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上。通过“灯塔工厂”将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接,推动深圳制造业对整体经济再做贡献。




      深圳大学微电子研究院院长、半导体制造研究院院长王序进院士指出:芯片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的根基之一。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现状可以归纳为四个字“软硬、硬软”,芯片设计较强、芯片制造较弱,在半导体工艺、装备、材料及EDA软件等方面都还被“卡脖子”。2019年10月份在深圳大学创建了半导体制造研究院,2021年9月在深圳大学创建了集成电路制造特色班(专业)。最近深圳发布了“20+8”产业政策,在芯片制造上也加大了支持力度。

      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分布可以大致描述为一个“大三角”,每个角下还有一个“小三角”。大三角的右下角就是长三角,长三角是中国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核心基地,大部分的芯片制造和设计都在长三角。大三角的上角是京津冀(包括西安),也是集成电路制造和设计的重要基地。左下角的珠三角目前是中国集成电路的消费基地,大部分的芯片都消费在珠三角,制造和设计都还比较弱。目前珠三角的制造组装较多,核心零部件、组件、元器件、芯片、材料等很多还依赖进口,还是短板。目前,芯片制造的国产化率还只有百分之十几,珠三角拥有巨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在深圳大力培养芯片制造人才,加大投资力度,未来发展芯片制造有着良好的前景。




      中兴新通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在胜表示珠三角(包括深圳)由于前期数字科技的发展,给未来构造元宇宙所需要的数字空间构建了强有力的基础,这是珠三角的优势。基于深圳“20+8”产业政策,我们可以从支撑层和应用层两个角度考虑,区分哪些构建数字空间、能不能创造数字空间和是否高效创造,跟随这个脉络来挖掘撬动深圳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元宇宙中两个重要元素“数字化和低碳”共同支撑元宇宙建设。未来的数字空间构建要用低碳的方式构建,数字空间容纳的对象也需要是低碳的。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关注元宇宙中对数字空间的耗费,在未来核算碳税、碳费趋势的过程中,低碳化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同时从这个脉络向上游追溯,这些方面都会为厘清“20+8”产业政策提供思路。相信未来深圳创造出来的数字空间会更有优势,更有发展前景。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很高兴参加“湾区智荟”第二次沙龙活动,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化”与在座的一起探讨交流,共同助力中国医药企业的数字化进程。AI技术与药物研发。随着带量集采等行业政策的改变,仿制药的空间进步被压缩,Me too已前向Me better、First in Class迈进,中国药企已将创新药的研发作为未来的主方向,AI技术、量子计算等高精尖技术已广泛用于药企的化合物筛选、靶点选择与管线布局上,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已成为药物研发的核心领域和跨学科应用的关键技术,将促使中国药企实现弯道超越。




      希创思董事长、禹杭资本CEO魏继文结合自己项目发展历程和项目经验,以生物医疗产业发展为例进行发言,希创思充分发挥对产业生态的深刻洞察和创新实践,以及作为市场化,国际化创新服务平台的集聚和链接功能,从战略层面联手推动生物医疗产业升级,打造引领全球的生物医疗创新模式,构建世界领先的创新生态圈。希创思运用六维层面科研转化方法论,通过共享实验室,专业化中心实验室,研发组装体系,数字化研发合作,策源创新等方法来打造新时代的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希创思公司希望建立四点综合性壁垒打造。通过全球化战略,积聚国际顶尖人才,数字化管理和创新发现,不断扩展区域化进行布局和发展,链接国际顶尖的人才,切实帮助生物医疗企业和Tech企业解决问题。




      中国企业报副总编、西财智库特约研究员龚有国提出:现在我们需要思考,科技企业改革开放到现在为止做什么事情?做商业模式去了还是赚快钱去了。没有企业愿意去研发、制造,因为回报很慢,包括乔布斯和马斯克曾说,做这个行业一定是有情怀的,没有情怀做不了的,一定是赚了钱靠情怀再投入到芯片、航空航天产业。我国四大经济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发展的现状都让人不轻松,国家面临很大的困难,最近芯片制造业接连发生很多“地震”,未来总是未知的。

      关于数字经济,朱教授给我们很大、很强的启迪,应该说数字经济是最有发展机遇、最有机会的。如何让数字经济赋能传统产业?如何让传统经济能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提升空间?这个时候就需要数字经济,用数字产业升级换代。




      金证基石产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阳:今天的主题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与数字经济”,我们公司是做供应链科技和贸易数字化的系统平台服务商,也是中国第一批在国家层面提出产业数字化、贸易数字化的企业,很感谢有机会在此沟通分享供应链服务平台的话题。产融结合供应链服务平台,平台项下的供应链数据越清晰的时候,入驻的企业和银行就可以实现产融一体化的链接,比如说银行有普惠金融产品,企业只要把产品做成货押融资就可以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公共服务平台在创新和孵化上联合研发机构、生产平台和投融资机构,科技创新产品在做科技研发时也需要更多的投资和金融机构对他们的产品、研发予以认可和合作共赢,产品从研发到落地实际应用是另一个课题,希望在这个板块上形成更多的合力。




      中兴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俊平:听朱教授和其他湾区智者的发言很受益,提到人类社会发展,元宇宙将成为重要的抓手,国家的双碳驱动也将成为非常重要的抓手。过去二十年是互联网不断惊艳世界的二十年,未来二十年将是智慧经济的二十年,互联网将从信息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演进。中兴环保集团致力于技术创新,与国家新基建战略同频共进,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积极协助推进5G行业应用探索。围绕15个重点行业开展60多个创新示范应用,中兴环保集团综合当今数字化转型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中兴5G+行业应用领先技术和经验,培养一批具有数字化素养和能力的中高端复合型技术人才。服务产业数字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将来以5G新基建为抓手,数字中国和人才强国为指引,携手各行业合作伙伴建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育生态,实现人才培养共治共赢。




      方舟智略产业园运营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路介绍,公司主要运营产业园区,一直关注中小企业的升级、落地,目前在合肥有20万平米的园区,周边的城市EPC有50万平米的园区,帮助很多深圳的企业落地到合肥,解决他们生产空间和资金的问题。主要集聚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基础产业导入,助力中小企业在内地的发展,对企业的融资、工业厂房的建设、厂房的销售、园区的服务、资产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和地方政府联合,满足企业对空间发展、投资的需要,作为企业成长在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助力各个地方产业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中联办原副主任周俊明主任感谢受邀参加第二期“湾区智荟”沙龙,对今天各位教授、专家讲话中提到的重要问题感悟颇深,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要再被人家“卡脖子”!通过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努力,一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并赋诗一首:

“湾区荟萃”感赋

湾区荟萃有深度,时代强光耀前途。

数字经济创新尤,信息产业开新路。

茫茫大海浪逐浪,句句真言发肺腑。

创新抖技领新潮,喜看湾区尽歌舞。




      嘉宾交流环节,深圳市委原常委、市政协原常务副主席邵汉青对深圳芯片的制造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提问。王序进院士从芯片制造的专业角度分析了珠三角发展芯片设计制造的优势,并与深圳进行对比。韦在胜董事长以企业家的角度,从统一大市场出发,分析了当前国内芯片制造的环境与未来发展可能。齐心集团联合创始人陈钦奇对芯片断供的“陷阱与机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唐杰作为第一次“湾区智荟”沙龙的主讲嘉宾也悄然莅临,现场互动热烈,本场沙龙嘉宾们的精彩讨论,凝聚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学科的智慧,提出了独到的见解。“湾区智荟”活动搭建了跨界的交流平台,为服务湾区发展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大家普遍认为,湾区可为,未来可期。





“湾区智荟”简介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承担起了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探新路的重任。深圳作为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正式进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发展的新时期。

      在资本市场学院的支持下,深圳市马洪经济研究发展基金会、深港产学研基地、博时教育、深圳市兴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四个单位共同发起“湾区智荟”活动,秉承“博观约取,致知力行”理念,每季度举办1次,每年举办4次,活动以小型沙龙方式,邀请12-18位来自政、产、学、研、资等领域专家智者聚焦湾区发展、科技创新、金融科技、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等多项议题做主题和经验分享,为湾区企业成长赋能,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