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成果集锦 > 专刊、特刊

专刊、特刊

2016年第10期:“深圳民生短板在哪”研讨会

更新时间:2016-11-21

“深圳民生短板在哪”研讨会

 

编者按:中共中央决定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就要惠及全民,提供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2015年年底,由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和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发布的《2015年中国民生发展报告》首次对全国293个地级城市民生发展指数进行排行,其中广州、深圳、苏州位列前三甲。可见深圳在民生建设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基层民生状况究竟如何?

20161012日下午,由马洪基金会与中国幸福研究院共同主办的“深圳民生短板在哪”研讨会在深圳银湖CDI大厦101会议室如期举办,现将沙龙主要发言嘉宾的观点进行整理汇编,以飨读者。本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马洪基金会立场。

 

 

主要精彩观点

 

徐景安:树立共享深圳的新目标与新理念

 

2016613日至728日,我们受招商街道办事处委托进行了800户的民生调查。

首先感谢招商街道办事处黄立新书记的大力支持。我们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深圳民生的实际情况找一个样本,一个街道的民生状况主要决定于市、区政府。立新书记支­­­­持调查,也主要不是为了招商街道,而是为推进改革提供依据。上世纪八十年代,深圳就是靠以袁庚为代表的充满理想主义激情的一批人,探索了一条改革开放之路。今天的中国需要新改革,深圳需要新改革,就是要重新燃起理想主义的激情。现在的好干部最多是做好本职工作,缺少改革创新的激情和勇气。像立新书记这种有长远眼光、全局观念、创新精神的干部不多见了。其次感谢范军的公众力咨询团队协助进行了调查,做了大量工作。

深圳在发展中取得好成绩,2015年深圳人均GDP2.6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南山区经济总量居全国城区第三位,招商街道拥有蛇口自贸片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大大高于深圳的平均水平。但招商街道的民生状况如何呢?

从调查中了解到,受访家庭大体收支平衡和略有结余占74.5%,富裕人群仅为7.4%,入不敷出高达17.8%。这反映了国民收入严重分配不均,也就实证了经济增长缺乏消费的支撑,导致产能过剩,实体经济不振,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金融产品脱离实体经济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说,两极分化、贫富不均是实行市场经济的必然,那么政府的职能是什么,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功能是什么?现在的标准答案是发展,发展是现阶段中国解决全部问题的关键。本次调查实证这个理念,曾经是正确的,现在是过时了。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底线。从调查中了解,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的家庭共18户,其中深圳户籍15户,纳入低保,受到政府救助,而非户籍的3户,其中2户为常住、1户临时都被排除救助之外。有失业人口的家庭中,没有获得失业救助的占86.8%。残疾人口的救助,获得过政府救济仅占16.2%。低保、失业、残疾救助及医疗、灾害救助或临时救助是保障生存的必要措施,获得救助的比例很小,其中很大一部分人群生存没有保障。深圳有对外扶贫的任务,但自家门口的贫困为什么不关注、不解决?政府部门说,我要是解决了,都涌来深圳怎么办?要去解决,可以制定办法。不想解决,总有理由。请问,这部分生存困难的中国人,深圳不解决,谁解决?

政府的重要职能是提供社会保障,关键是要做到全覆盖,但是调查了解发现,这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深圳户籍居民占25.4%,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占36.4%,外来务工人员占20.0%,其它占18.2%。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深圳户籍居民占26.0%,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占35.6%,外来务工人员占15.9%,其它占22.5%。未参加失业保险人群,深圳户籍居民占32.4%,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占32.4%,外来务工人员占17.0%,其它占18.2%。未参加工伤保险人群,深圳户籍居民占35.3%,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占32.6%,外来务工人员占16.3%,其它占15.8%70岁以上老人政府给老年津贴的占36.9%,没给的占63.1%。不能自理老人没人照顾的占2.8%。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老年津贴、照料不能自理的老人,这都是最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户籍居民、非深圳户籍常住居民、外来务工人员很大比例都没获得。

教育资源供给的均等和公平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依然问题突出。受访家庭中有学龄儿童上学前教育的占57.2%,没有上的占42.8%。小学和初中教育,没有深圳户籍,公立学校进不去的占23.1%,民办学校太贵没有上学的占21.5%,是深圳户籍但没有学位占30.6%,其它占24.8。高中教育,因为没有深圳户籍没上的占38.3%,有深圳户籍分数不够的占27.8%,其它占33.9%

对看病、空气环境、公共绿化、生活垃圾处理、污染物的排放、自来水水质、超市和农批市场出售的蔬菜、水果、肉类、鱼的安全评价、餐饮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上述11项公共服务70%以上民众表示不满意。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高的是:电力供应与服务、燃气服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布局,公共交通的服务态度,公共交通的路线设置,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布局。

 

一个街道的民生调查能说明什么?深圳是中国最富裕的副省级城市,南山区是中国最富裕的城区之一,招商街道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民生问题还那么突出,深圳的其他区的街道,深圳以外其他城市的街道,以及中国的广大农村,民生状况又如何,可想而知!

现在,从中央到各级政府都很重视民生,到处可看到,政府的报告中民生投入增加了多少,民生占比提高了多少,民生实事办了多少。深圳关于2015年的预决算报告说,全市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财政支出2373.5亿元,增长63.2%12项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年度投资超300亿元;市政府118件年度民生实事共计完成支出339亿元。

一方面政府说民生投入增加,另一方面民生问题突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关键在于政府民生投入的理念、方向、目标是什么?民生范围很广,有直接民生与间接民生,我们的短板在直接民生。在直接民生中又是社会保障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与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中最重要的是要做到覆盖与均等。离开覆盖与均等,民生投入可能越多越不公平。

今天研讨的主题是深圳的民生短板在哪儿?我们一直没有把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社会,即共享作为理念与目标。相反,深圳把绝大部分人排除在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之外,作为发展战略、社会方针、福利政策。

2015年深圳常住人口1077万,其中户籍人口367万,非户籍常住人口710万,临时人口900多万,总人口约2000万。深圳“十二五”规划2015年户籍人口达到400万,这个户籍指标就没有完成。这样,深圳就从政策上把710万非户籍常住人口和900多万临时人口,总计1610万人从政策上排除在基本公共服务之外。深圳是人为地制造不覆盖、不均等。

中国所有城市都是这么做的,而深圳做的更突出。拿北上广深四个城市比较:2014年末,深圳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为31%;广州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64%;上海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59%;北京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例62%。北上广三大城市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之比高出深圳近一倍或一倍多。

这意味着深圳民生负担比其他三个城市轻一半,因此,深圳的民生投入就少。

2015年深圳的GDP1.75万亿,广州为1.81万亿,以经济规模论,广深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广州10年来在交通运输上投了3653亿,大幅超过深圳的2664亿。广州投入了2737亿的水利环境类设施,深圳只有1498亿,所以广州的公园绿地面积有2.11万公顷,深圳只有1.77万公顷。广州在教育设施上投了701亿,深圳只投了202亿,所以广州有941所小学,深圳只有335所。广州在卫生类福利设施上投了273亿,远远超过深圳的145亿,所以广州有224家医院,深圳只有122家。

深圳是在这么低的水平上增加民生投入,而且不以覆盖和均等作为目标,这就能解释这么富裕的城市、这么富裕的城区所属的招商街道民生会存在那么多问题!

 

要解决深圳的民生问题,不是决定于发展,而是分配。分配向哪个领域倾斜、向什么人群倾斜决定于理念与目标。

中共中央决定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什么是全面小康?就是惠及全民,或者说全民共享。社会主义就是以社会公共利益至上为目标的社会,社会主义的本质含义就是改变人类历史上少数人独享为全民共享,从而成为人类社会的目标和理想。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

这就是共享!

所以,深圳的新理念和新目标就是以共享为第一,代替发展为第一。以共享为目标,代替发展为目标。发展是手段,共享是目标。不能离开共享而发展。社会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但是发展生产力不等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共享。

我们曾以发展第一作为目标和理念,对于摆脱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狂热,对于温饱还没解决的中国,发展是第一,发展是硬道理,是正确的。但改革37年了,中国与深圳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尤其是社会保障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均等,带来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一系列严重问题。中央决定推进全面改革,建设全面小康,关键是要树立新的目标和理念。

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目标,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理念。邓小平把中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富起来,发展第一;第二阶段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这比发展更复杂、更艰巨。这就是实现共享。

我要高调强调,深圳能够、应该、必须以共享为目标和理念。

只有实现共享,才能使绝大部分人提高消费能力,拉动经济。

只有实现共享,才能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才可能重建社会秩序、社会道德。

只有实现共享,才能凝聚民心,稳固执政基础。

只有实现共享,才能建成全面小康。

只有实现共享,才是真共产党。

只有实现共享,才是真社会主义。

如果37年前,邓小平说不改革是死路一条。那么37年后今天 ,不共享就是死路一条。

如果37年来,深圳为中国改革开放当了排头兵 ,今天深圳就要在共享上为中国做出新示范。

如果深圳为中国改革曾经有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今天为了共享需要杀出血路的更大勇气 !

如果37年改革是为了打破旧体制,今天实现共享就是打破自己建立的体制。

以共享第一,代替发展第一。以共享目标,代替发展目标。这是理念创新。任何一场社会变革,都是从理念创新、观念变革启动的。理念不同于口号,理念是要指导实践,落实于行动的。一定要搞清楚什么是共享?

共享的第一要义是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健全社会保障,均等公共服务,建设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社会。

共享的一个关键词是覆盖,从少数人、一部人到大部人,以至全民。对深圳来说,就是尽快增加户籍人口比例,同时提高非户籍常住人口待遇,最终以居民证替代户籍作为享受福利的凭证。同时对临时人口建立医疗、灾害救助或临时救助的体系。共享的另一个关键词是均等。现在,公务员、事业单位、企业人员、市民、户籍与非户籍,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差距很大,实现均等,非常艰巨。但是目标与方向要明确,步骤和方法要一步步推进。

共享深圳的路径和方法是什么?现在的做法是一年办多少实事,这是打补钉。民生微实事,这是碎片化。共享深圳,实现覆盖和均等,需要顶层设计,目标化、制度化、系统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解决。

中国 “十三五”发展规划,有目标、有指标、有项目。其中有一章是民生规划,是发展规划的附属与点缀,在没有共享、覆盖、均等的理念下,就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基层只有做微实事。结果是民生远远滞后于发展,而民生投入又不落在民众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上。这就形成今天的局面,政府报告民生建设成绩大,民众感受却不满意。

以共享为目标,首先要制定民生五年规划,民生规划的主要内容:居民收入增长、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公共财政制度、整合社会资源等。然后以发展规划来保障民生规划的实现,“倒逼”产业优化、城市规划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行政不合理开支,实现向非户籍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社区基层倾斜。

这就是新目标、新理念、新改革、新方法。

深圳在发展上领先,在共享上落后。现在,以实现共享为目标,深圳可以为中国做出新示范。

 

徐景安  马洪基金会名誉理事,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

 

 

 

 

范军:用基层力量推动民生改革

 

深圳民生短板,只有知道长的在哪里,我们才知道短的在哪里,这么多年我在一线做各种测评,较了解政府的模式。政府讲的共享问题,国家意识到了,关键是没有人做。我们的问题不再高层,在基层,现在基层政府都在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去理解老百姓的诉求,理解社会的发展,理解高层的意愿,过渡的揣测圣意。

真正要推动民生改革,就要改良基层官僚的能力,我们要帮助他们,他们真的没有这些能力,想做却没有办法做,一直以来受的教育是这样的,在这种体制下,他们很想做好,他们有一种惯性的思维,路径的依赖,没有更好的选择给他的时候,找一个大家都在做的方式做会比较安全。

要解决民生短板第一个要帮助街道办,尤其是社区这一个层级的干部们,把他手中仅有的民生子弹打到真正精准化的区域,深圳的子弹非常充裕,很多官员花钱睡不着觉,不敢拿,不敢吃,花不完要追责,那么好的条件,我们不要抱怨,也不要愤怒,我们帮助他们把钱花好,这是我们该做的事,帮他把好事做好,这是我第一个要表达的观点,我一直帮他们做,他们很欣喜的发现这么有成就感,他真的是想为老百姓服务。所以我们要教会他们怎么样才是为人民服务,我们解决问题,社会在快速的变化,我们决策层级非常慢,思维和时代的变化不同步,民生的短板真正在政策的执行上,我觉得还是可以去解决的。

我们感觉目前民生政策方面有四个特点。

第一,整个政府哪怕花了非常多的钱去做网格化的普查,做人口调查,但对城市家底全部是不清楚的,没有一个搞明白,人口数据搞不明白,土地数据搞不明白,违章建筑搞不明白,这里面哪里出了问题?执政的能力出了问题,自己治理,他对这个社会完全是茫然的,不了解社区,不了解家庭结构,不了解我们贫富分化的结果,不愿意做社会研究,整个数据是不清楚的,但是大量的钱在浪费,每年网格员有多少?数据回来干什么用?是为了管控用,为了防范风险,不是为了社会民生用,我们做规划基于一个假想的人口数据做的,完全不切合实际,我们的土地面积,建成的面积完全不管它,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政策怎么可能会真,政府对这个社会是茫然的,是灯下黑。

第二,社会福利的政策是花样游泳队的方式,每个部门都有福利政策,数不清的优惠,数不清的条款,谁舍得出钱谁去找,捉迷藏式的做法,你不懂政策搞不定,社会福利的花样游泳和碎片式,一张拼图,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拉倒,该有的都有,就是没有人去管,我们的公共福利也出来了。

第三,政府投入资源利用效率极度低,很多空间,社区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职康中心,我们做调查,一个街道有一个职康中心,会员有30个,每年的投入有多少?我不敢说,这是国家机密,资源的空转,资源的无效利用,我们都有,我们牌子都很大,一说是全覆盖,每个社区600个服务中心,什么都有,但就是没有人用,或者是小部分用。共享也有,但只是阶层的共享,为了送某一个福利花掉的成本和费用惊人的多,为了做某一个福利结果花无畏的钱更多。毕竟每个部门在社区都有点,只管自己的一块,一个社区工作站有30多个管理系统,每天工作站的人,上班开电脑,不同的系统输不同的密码,整个资源的投入是空转的。

第四,我们的社会福利处于一种运动式状态。用活动代替福利,一个区非常有意思,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搞关爱留守儿童计划请了20多个留守儿童,搞了很多花样,参加博物馆等等各种各样,预算30万,为了20个孩子花了30万,大报告,小报告,宣传我们多么关爱留守儿童。这个是不经济的,他有爱心,但是没有用对地方,用活动代替福利,用慰问代替福利。另外很多福利属于文件化,所有的报告和文件非常漂亮,缤纷多彩的福利方式。我们感觉,深圳的共享想都别想,深圳本来这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我们不管政府的考虑,老百姓靠自己的能力解决这样的问题,政治也懒得去理这些事情,政府追求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高中的问题,昨天我们在这个会场开了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咨询会,今天有很多专家在这里,5000亩的地给他,两百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不算楼面价,算建造费,多少人为他服务,这是中山大学,我们还要建20个校区,深圳不大方吗?非常大方,我们教育投入多大,真正的实况是什么?我们家里小孩现在读初三,很焦虑,深圳本地的孩子上不了高中,这些人怎么办?户籍在这里,家庭在这里,出生在这里,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去建高校。我们价值观出了问题,我们的孩子不叫移民,他们是在这里生长的二代、三代,深圳不叫移民城市,有残留的痕迹,或者处于改革不亡我不死这样的一种状态,我觉得深圳已经不是移民城市,逐步在内陆化,逐步在保守化,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叫绅士化,我们城市变得越来越绅士,装的非常好,路面是大理石,非常漂亮,我们喝咖啡,都是朋友圈,小区是封闭的,会所也是封闭的,政策也是封闭的,形成很多的阻力,左右政策的变化,不会让你的民生政策找突破,当你撕破一个口子马上有人填补,这是中国的现状。

我们推动社区服务,七大姑八大姨,身边的人占用优势区去霸占,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老年协会,成立的初衷非常好,之后发现只有50个会员,关门了,为什么关门?忙不过来,政府所有的资源给他用,结果老年协会50个老头,10个活跃分子享用了所有的福利,他不成立新的,也不让别的进会,因为我们的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投机型的社会,所有企业是投机的,每一个人都是投机分子,包括我,我们以这种名义改良他,你不这样做说话的机会没有了,所有人以这样一种方式的时候怎么办?我们讨论措施的时候,感觉没有太大的希望,在民生短板这一块,想弥补短板可能真的没有办法去弥补,我们的全覆盖,我们的普惠,我们的均等,它会有一万个理由告诉你,有这些内容之后在深圳谈民生很困难,只有利用现有的各种政策,把政策用足,一点点去改变一些东西。现在龙华做一个项目,我们改良一些东西,明天会有一个领导去,连夜宵加班做一些美化,把屋顶给盖上,把路清掉,老百姓房子拆了,为了领导明天走半个小时,这就是今天中国的现状。可能书记不是这么想的,他想看到接地气的想法,但是他看不到,领导到下一个地方视察又会这么做,潮汐式的运动,活塞式的做法,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我觉得基本上没有救,无论你多么高明的智者,多么有情怀,在深圳基本没得谈,这是我的看法。

我们可以做,怎么做?国家现行的规则,国务院会有一些东西出来,上面不说下面肯定不动,我们这帮智者用现行的法律、现行的政策去检验或者评价一些内容,或者改变一些局部的试点,只有这样行动才有可能,我想改变整个深圳的政策真的是没有一点可能性。最近我们也可能会做一件事情,现在国务院一个月以前出了一个关于公平竞争一系列审查,整个市场也好,分了非常多的类别,大概几十类,今年年底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一条一条,用国务院的矛攻深圳的盾,唯一有可能的只有两点可以去推动,一个是信息公开,我们让大家更多知道这些真相,知道有什么样的福利,公开之后他想做假也做不了。第二真正要行动,我觉得大家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基层,帮助基层的官员把他们所有的民生福利政策落实到位,这个是目前完全可以做,并且容易做好的一件事情,与其大声疾呼,不如马上行动,这是一个机会。我不是一个愤青,也不是一个知识分子,我觉得我喜欢去做一点好玩的事情,大家有兴趣可以跟着理事长一起,我们今年年底肯定也会对城市的一些东西做一点点探索,任重道远,不管现实状况怎么样,我们与生俱来的豪情或者与生俱来的性格没有办法改变,哪怕是觉得没有希望,我还是想去试一下,希望大家跟我们一起,谢谢大家。

 

范军  马洪基金会理事长助理,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深洪研究所所长,深圳市公众力机构负责人

 

王晋闽:需求机制是民生微实事之精华

 

民生短板从总的来讲,确实是一个全社会都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无论如何,民生是一个根本性的目的,从政府的角度,我倒不是看中民生微实事花了多少钱,大的盘子里面,一千个社区,每个社区两百万,区里面投一半,市里面投一半,两个亿,两个亿区里面的财政不算大盘子,我最看中民生微实事的是,它的这种机制将来可能会有非常重要意义。

过去我们做民生微实事,实际上还是计划经济,中央统一给大家配送,配送啥你就吃啥。过去有一幅漫画,一个地方发生了很厉害洪涝,一个官员爬到电线杆上接上级电话,“是,我们立即传达抗洪会议的精神”——我非常崇敬徐院长,我觉得没有顶层设计肯定不行,我们中小学非常欠缺职业生涯规划,学了半天不知道是干啥。我外甥在国外学习,学校从初一就开始问他你想干啥?因为你说出你想干什么以后对课程标准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热衷体育,那在标准上对数学、哲学要求,特别是对数学、物理的要求非常低,30分就及格,但是在人文方面非常重视,对于体育需要90分才及格。他到初中第二年就感觉对体育失去了兴趣,他立即跟老师说要改,希望过高品质的生活,住好房子,穿名牌衣服。那行,你知道需要多少收入吗?他不知道,老师跟他讲你需要多少万月薪才能够支撑,你这个想法很好,他说咱们看看哪些职业才有这么高的薪水,比如金融高管、律师、牙医,这个对专业要求非常高。他说我就选这个,体育60分就及格了,分数线随着规划调整。

职业规划就是这么简单,你想干啥说出来就行了。计划经济,顶层设计到底能不能与之划等号,我表示怀疑,有些可以设计,有些不能设计。我认为深圳的成功不是设计出来的,之所以成功就是没有北京、上海那么多的束缚,有赖于民间的力量,野蛮的生长,你要是规划不一定有这么好。为什么讲这个话?民生微实事就是改变原来的,日间照料中心就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日间照料中心干什么?老年人按照阶段分为半护理、全护理,第一个需要老人活动中心,需要人家护理或者早上把他托付在这里,晚上送回去。日间照料中心有些没有,政府考核你得建这个,于是一百多所日间照料中心建起来了,考核合格,文不对题,我们老年化的程度全国最低,上海超过30%,南山区按照户籍来算5%,按常住人口算10%,深圳在这个问题上完全跟别人不一样,民政部考核你得建,但是我觉得要从实际出发。

民生微实事我最欣赏它的机制,不是由政府下项目,而是各社区提需求,提出来以后通过一定的机制筛选、评审,最终定下来的项目五花八门,实际上分为三类,一类工程类,一类实物类,一类是服务类。实物类和工程类相对比较容易,招标采购,服务类最难,需求千差万别。所以,民生微实事这种机制来自于需求。

民生微实事倒不是说花多少钱,我觉得这个机制才是真正的精华,政府要给予更大的力度。民生问题确实很严重,我们应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一步一步往那个方向走。我这两年比较关注养老,自认为创造了一个机制,公共服务的老年大学,它不是组织部系统的老干中心。南山区的老年大学在全国办得最好,但是这样的有多少?太少了,为什么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涌进去那么多活动?就是因为老年大学办得太少了,现在没有老年大学,日间照料中心又空着,所以很多活动涌入。民生存在问题,我们也有破解的办法,统一开发,今天我参加这个会学到了很多东西,有很多启发,希望以后在座的各位支持我们南山,坚定信心探索下去。

 

王晋闽  深圳市南山区政协副主席

 

 

 

 

里维宁:看待民生短板问题应以客观实事数据为依据

 

徐老师提出幸福理念的初衷,按我当时理解是,试图为国家整体改革在意识形态层面建立并确认一个明晰、淳朴的价值观导向,进而回避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各类相关的抽象争吵或争执。这些年我一直在关注徐老师的“幸福指数”走向,这次看到幸福研究院做了南山区样本调查,很兴奋,令人激动。兴奋在于:支撑该调查样本的大约十一个基本元素,实际就是如今社会发展及政府治理的核心内容。激动所在:这种样本调查,是在创建现代社会治理的标准反馈监控体系,在IT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大数据智慧城市治理领域具有广泛的政府治理和商业应用空间。盖洛普(Gallup Poll)“中国版指数”说话铿锵有力!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从政府治理层面看,研究机构,或者智库机构,怎么样从研究层面给治理层提供一些决策的依据和支撑;所谓“智库”—Think Tank,还必须是“事实数据库”——Fact Tank ,任何决策,不论政府治理还是商务决策,均必须基于经科学方法归纳的事实数据依据,即“Fact”(事实),而“Think”(思考)也必须是以客观事实数据为支撑;须做到不仅可以给政府治理层提供决策的事实依据参考,同时自身必须有发展空间和持续能力。

短板1:决策数据欠共享导致民生问题决策有失精准;源头上的“共享”不足导致结果“共享”不到位。

过去几年我一直在关注境外的两个民间智库机构,一是卡托(CATO),一是皮尤(PEW)。与这两个机构相比,我们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显示了我们研究机构的短板,而这些短板刚好与徐老师讲到的民生短板相关联。实际上我们民生短板是什么,其原因之一是决策的依据欠精准,没有一个“指数”数据库依据。网络、IT、大数据日新月异的今天,可供公众参考的公开数据产品在哪里?谈商业数据我们的研究员要找“AC尼尔森”(AC Nielsen);找投行数据要看“高盛”(Goldman Sachs);中美关系民调居然要看“皮尤”(PEW);廉洁指数还要参考“透明国际”(TI)的CPI廉洁/政指数(Corruption Perceptions Index)。

我前几年曾经也参加过与境外大专院校考察团及研究机构的交流互动,当初个人感觉到最尴尬的是:对方提出,里先生,你们这个数据是从哪来的?我们说是采购的,采购的怎么能确保你的数据是准确的?准确的依据在哪?连问几次我们都觉得很尴尬。

最近与境外合作开发智慧城市管理和应急管理平台系统的过程当中还是遇到了数据库和数据共享的问题。政府治理决策的依据,基于什么样的数据库,这是关系到决策的准确和有效的关键因素。从这一点来讲,首先就民生短板而言,对研究机构而言,改革发展的现实提出一个课题:怎样才能给政府治理层提供有效的决策数据基础或数据分析工具,即,街道基层、区一级或市一级制定决策时有充分的事实数据依据,并具备相应机制,可以对数据的准确性实施反馈,激发“数据学习”功能。这个数据哪里来?由各类研究机构提供。研究机构数据从哪里来?采集样本,调查数据。应如同软件编程一样,有“码农”(编写程序代码员的绰号),研究机构需要“数据矿工”,通过现代IT应用手段做数据挖掘,筛选挖掘数据并使之成为可实现数据学习的数据库,根据不同用户需求,用科学方法推出针对解决不同问题方案的数据产品——提供决策依据。

这样就会遏制一些决策和治理短板出现。共享怎么共享?共享甭想。事实上,有些社会实践经大数据手段可以实现自下而上的反推。从商业层面看,马云实际上就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反推、自下而上,引发销售、贸易、供应链及金融支付颠覆性改变。徐老师提到“全覆盖”,靠什么?如今数据通讯和手持终端高度普及,“美团”、“大众点评”、“优步”、“微信支付”、“苹果付”几乎覆盖社会各个角落。就此而言,研究数据的采集、挖掘、归纳和整理,已经可以通过手持终端点击到数据库,并通过合理的编程设计实现实时的数据学习功能,进而随时纠正抽样调查结果的偏差,整理成可以供各级政府决策的数据工具。

短板2:“私有云”满天飞,缺乏顶层设计和协调,导致无法全覆盖,无法按实际社会需求推出服务。

 观察海外两个研究机构,除数据库问题以外,其运作模式,即所谓“商模”也给人以提示。皮尤(PEW)研究所成立时间与综合开发研究院几乎在同一时段。仅从网站主页功能设计上即可看出差异。我们研究机构主页多数为“机构简介”、“机构架构”、“研究领域”、“出版物”、“加入团队”等,相比之下,境外网站主页设有“研究基金简介及功能”以及“捐助本机构及捐助免税规定及条例”。捐赠或赞助研究机构的方法包括:现金、股票、艺术品及奢侈品。研究机构有专门的金融机构处理各类社会捐赠和赞助,并辅以联邦政府的税收减免优惠法律条例。

合理的运作模式(商模)才可使各种“呼吁”或研究成果得以有效持续。需借鉴境外经验并调动各类社会资源,来支撑各类专业人士和团队的高效努力。顶层设计与基层反推,在深层次改革中均不可缺失。

徐老师团队完成的《南山区招商街道民生调查报告》呈现的不仅是“全覆盖”、“共享”的深层次改革信息,还预示了智慧城市治理和大数据应用的空间。“景安指数”作为本土的决策数据工具,若与大数据IT融合将产生不可低估的社会经济效益。

 

里维宁  广东省改革开发研究院研究员

 

 

 

谢频:解决民生短板先要沟通

 

民生短板在哪里?我认为就在于“饱汉不知饿汉饥”。法国路易十六的王后听说市民们没有面包吃就说:“没有面包,让他们吃蛋糕啊!”毛主席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现在不讲阶级了,但阶层总还是客观存在吧?加强各个阶层的思想沟通和彼此了解很重要,因为思想的转变才是根本的转变。我很赞同徐老师今天的发言,讲得很精彩。我们这个智库,就是要不断为民众鼓与呼,最终影响到掌权的人把民生落于实处。这里,不妨引述戈培尔的名言——谣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我们今天在此说的可都是真言,为什么不反复宣讲,让真言化作真理,成为社会各阶层的共识呢!

 

谢频  智库百人会成员,福田海外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

敖建南:我眼中的深圳民生短板

 

深圳的民生短板在哪里?我很喜欢这个话题,因为民生是政府应该做并且应该做好的,也是人民群众需要和渴望的,特别是相对全国其他的地方财政来讲,深圳算是富得流油的地方。就连街边的普通百姓都知道,深圳有钱,财政的钱每年都花不完、花不出去,因花不出去甚至还被问责。百姓需要民生,政府又有钱,怎么还存在短板呢?也许两个主体都觉得奇怪,甚至闹不明白,特别是反腐风暴的当下,财政的钱更是“找出路”,但通往“民生的路”为什么存在短板,短在何处,是个话题,也是个课题。

我在基层十多年,通过人大代表的联络机制和发挥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推动政府相关部门给百姓办了近600件大大小小的民生事务,应该说对深圳的民生短板从某个侧面或角度有一定了解或见解。

首先民生的概念是什么?可能主体不同其理解及内涵也不同,比如政府所承担的事务都属民生,这点大家都理解。但有些公共领域如电信、移动通讯、供电、供水虽属企业,但他们的通迅不畅和水电不通,一样反映到我们代表站,我们仍认为也是民生问题。老百姓把问题反映到这来,我们就把他当民生事务去关注、去协调、去善后。所以说民生事务实施的主体很多,但在社会层面能有效或有能力推动并跟办的主体则不多,也许这也是个短板。

另外,对政府而言,实施民生实事的事权有很多层面,如市层面、区层面、街道层面、社区层面等,而面对政府各层面受益的主体却在基层和社区,政府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民生,百姓需要哪些方面的民生,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交流不顺畅,民生项目与民生需求不能精准对接,部门条块分割等问题。比如道路挖了填填了挖,绿化也是种了移移了种,许多民生事务得不到市民的肯定。所以说政府的民生实事与受益主体的对接有距离 不精准,花钱没讨好的民生事项比比皆是。

政绩观和仕途可能影响民生事务的取向和份量。主政者需要政绩,需要GDP指标,就把财政投入到经济建设与产出上,而民生的投入是只投入不产出的,而且民生事务的实施更为复杂,意见多、评论多、有时不被叫好,其实这也许是深圳民生实事实施主体的短板。

小民生存在小短板,大民生存在大短板。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作为早期投身于深圳的建设者们,特别是那些处于底层的曾把青春和热血献给这座城市的人,改革开放的红利及民生福利他们获得了多少,他们的退休金、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处在什么状态,有无特别关心和略有厚待等等,都是一个较大的问题。

深圳不差钱,但深圳的医疗资源、教育资源短缺不足,深圳的交通路网多年的“英雄难过梅林关”的拥堵不畅仍存在,就拿GDP最高的南山区来讲,这两方面的短板都突出。深圳的房价为什么这么高,小产权房占有半壁江山,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政府针对社会公众的福利、公租房建得微不足道,除了早期只解决了体制内人员的住房外,基本上市场化了,但同在市场内,体制内的有住房补贴和不同的公积金。对于上千万来深建设者来说,尽管还是纳税人,却并未能享受到应有的民生福利,也许是政府公共政策的短板,造就了深圳民生的小短板和大短板。

目前,从国家治理层面到深圳地方政府甚至基层政府层面,都在针对民生查短板补短板,调整相应公共政策,设计顶层制度,制定恵及民生的“供给侧”。地方则自下而上的落实百姓身边民生微实事。我们相信深圳未来的民生短板会更少,相信深圳在推进民生的道路上一定有诗也有远方。

 

敖建南  智库百人会成员,南山月亮湾片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主任

 

 

 

 

 

 

吴海宁:优化户籍人口结构,推行民生微实事,解决深圳民生短板问题

 

深圳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累积了很多民生短板问题。首先当务之急,就是要解决深圳的户籍问题,深圳应尽快将常住人口转为户籍人口,一年过去了,深圳的力度还是不够,很多的民生短板问题是资源配置得不够,深圳实际上管理的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但现在只有400万户籍人口,所谓的深圳民生短板问题,这是非常根本的问题。今天在座的大部分是深圳户籍,而非深户的比例少之又少!暂住人员的权利,很少有人去代表,这本身就是一个短板。只有彻底解决深圳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严重的倒挂问题,才能最终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民生短板问题。

第二,深圳现在推行的“民生微实事”非常好,从福田区开始,全市推广,这两年我在全国各个地方宣传深圳的民生微实事,其他的城市都觉得我们的民生微实事非常好,一是觉得深圳财力大,可以做,另外这种形式他们觉得非常有效。那么深圳民生短板在哪里?重要的是要问老百姓,徐院长在招商街道做了非常翔实的调研报告,这个报告非常可贵,我建议以这个为蓝本,向全市推广,如果把各个地方的样本集中起来,就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深圳民生的总体情况。

第三,我的一个建议如下:我们觉得“民生微实事”全市推广非常的有意义。我本人是南山区民营企业家商会的创始人之一,曾担任多年秘书长,现在还担任深圳市高校校友志愿者服务总队的总队长,目前已经在全市100多所高校校友会中建立了志愿者服务队。我们当时就有一个想法,让各个大学校友会的志愿者服务队牵手一个社区进行志愿服务。今天很高兴见到南山区招商街道的领导,我们可以安排某一所高校校友会的志愿者服务队进入到社区。如果有机会,我们还可以邀请大家调研我们的一个样板,福田区莲花街道康欣社区,很多单位都去调研过。

康欣社区的优势在哪里呢?该社区的居委会主任是华南师范大学深圳校友会的会长,那现在形成了非常良好的互动,充分利用华南师范大学的专业背景,跟社区的人员和场地优势两相结合,搞得非常活跃,我建议大家以后有机会一起到康欣社区调研,看看一所大学及其校友会如何去帮助社区进行社区建设。我们现在已经成立了一百多支大学校友志愿者服务队,我们计划每一支志愿者服务队牵手一个社区。我们今年年初参加了福田区“民生微实事”的总结会,很多居委会主任拿到这笔钱很着急,怕做不好。如何切实地收集好老百姓的各种提案,我们的高校校友志愿者服务队可以深入到社区,帮助他们提出方案,优化方案,解决方案,这样有可能会在将来深圳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

 

吴海宁  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深圳市高校校友俱乐部负责人

 

 

 

 

邹光宇:让居民有真正的自治组织

 

首先,我这些年听徐景安先生呼吁幸福中国,发展民生公益事业,个人高度认同、非常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光说不练,这个更重要,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带领年轻人去做。

第二,民生状况的短板就是居民没有真正的自治组织。例如各种居民互助会,让民生问题在政府的责任、预算支持下,让民众自己办。政府应该真心实意地扶持孵化居民自治组织,让民众需求、意愿得以整合表达,并转化为实施方案。

居委会(社区工作站)的现状是行政事务终端,不堪其累,无力接地气,组织形态也不是按照社团组织法产生,民意并不通畅。居委会是民意表达的正常的必经之路,但是依靠其做民生,缺少执行力和操作程序——这就是政府大把民生预算花不出去的症结真相。

敖建南的人大代表工作站之所以能有所作为,本质上相当于一个体制边缘的民间组织。我们在招商街道推行以退休居民为主的居民邻里互助会,意在互助,办一办旧楼电梯加装、停车场管理改善、居家养老标准化、小区环卫管理等,申请材料齐备送达街道,创立大会已经依法召开。半年多了,音信杳无,这个互助意愿可能被胎死腹中。官方应增加对民众的信任,接地气,融为一体,“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而不仅仅是聚焦“维稳”防御。在理念上居民的自治、民意的表达,要引导,要孵化,这个才是真正的短板所在。社会是全民公民社会,不是官民对立的社会,要建立互信,由大家建设,短板自然会逐步消除。

 

邹光宇  智库百人会成员,深圳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

 

 

 

 

张翔:深圳在教育、医疗和司法上存在民生短板

 

对于深圳民生短板这个话题,我觉得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民生包括哪些方面。我认为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有三个方面:教育、医疗、司法。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在深圳都存在短板,都有问题,而且问题比较严重。

首先我想谈一下教育。我们都知道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这么大的城市,大学、中学、小学都存在学位短缺问题,而且这个短板很严重。前些日子我注意到一个案例,有对深圳户籍的夫妇把深圳市教育局告到了法院,理由是教育部门不让香港户籍的双非儿童在深圳读书是违法的,目前这个案件还在审理中。我建议可以搞一个专题讨论,为什么深圳市民去香港生的小孩,就不能在深圳读书?在香港出生的双非儿童,如果其父母是深圳户籍,又是深圳的纳税人,也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凭什么不给读书呢?甚至连放弃香港户籍都不行,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根据目前深圳的政策,对于这类家庭真的没有解决办法。深圳财政收入那么多,多增加一些学位不存在钱的问题。从纳税的角度来说,父母都是深圳市民,也纳税了,又没违法,其小孩在深圳接受教育根本没有占用别人的资源。深圳离香港太近了,去香港生小孩的家庭也就特别多,很多家庭并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很多人也没想到去香港生小孩会造成孩子读不了书的窘境。这难道不是深圳民生存在的短板吗?

其次医疗的短板也非常严重。深圳人稍微有点重病,就要到广州、北京、香港去找医生,对深圳的医疗机构没有信心。深圳医生的医德也成问题,很多人只朝钱看。政府为什么不多花点力气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后谈一点司法的短板。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可能谈上几天几夜也谈不完。我就举一个例子吧,现在律师在一起谈起深圳司法,说的最多的就是司法机关的拖沓,一个案件要处理几年,找经办的司法人员总是联系不上,司法机关总是以人手不够加以推诿。既然深圳政府那么有钱,为什么不可以多增加人手?

 

张翔  智库百人会副总召集人,北京大成(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范志明:民生是需要“民”亲自参与和自我负责的

 

我有两个明确“反对”,两个明确“支持”,一个建议。

第一个反对是在民生上面的“投机”言行,我觉得这个观点对历史不负责任。“投机”这个字眼儿上放在公共事务上一定要慎重,面对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千千万万的生命,谨慎是必要的态度。

第二明确反对关于基层干部的评价,侮辱或削弱干部能力的言行都不应当。今天的现状,干部做了很多事情,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抹杀他们的工作。叫不叫“人民公仆”要征求人家的同意,人家愿意不愿意干,也要征求人家的同意,不能以我们的意愿为准。如果作为一个社会组织或者一个民间组织这样看待我们的拍档或者同胞,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这有一个前提,大家要尊重彼此的人格。

有两个部分我非常支持,第一个部分是支持徐景安老师讲的,“发展是手段,共享是目的”,这个观点能够把我们的思路很清晰的指引出来,这是特别重要的一个价值。第二个部分是“人民幸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仅仅是执政党或者政府的责任,是每个人、每个市民要追求的、努力的,如果把幸福交给别人,本身就不是成熟的思考方式,这个观点特别提醒在座各位,把我们追求幸福的权利交给别人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各位讲了很多民生的短板,其实,民生的短板就在我们身边,如果你觉得上学不爽,上学就是一个短板;如果你觉得纳税不爽,纳税就是短板;如果你觉得垃圾不爽,垃圾就是个短板。找民生的短板,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参与各类公益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的成立与运行。政府应有所作为,把公益、慈善、民生这一块的事情交给社会去做,甚至全面退出慈善性质的工作领域,社会可能会有更好的自治效应出现。

最后有一个建议,行动,立即行动,行动就是改变。我在竞选社区业主委员会代表的时候,我被一群大妈和阿姨们推选,她们说“你说话能说清楚”。我们社区比较老,有很多所谓的精英人群,中产阶层,包括企业高管、公务员、派出所所长,在与物业管理处讨论成立业委会时,一位退休女教师很气愤地离开了,说我:“你老向着物业管理处说话,好像老偏袒物业管理,你到底是哪边的?”后来我才知道她已经半年没有交物业管理费,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师,用这种方式伸张自己的权利,我想想都泄气,我们的公共意识和民主能力还很低下啊。

我是一个行动派,所以我邀请各位,如果再次开这个会的时候,每个人都是一个业主委员会的委员,一个公益组织的理事,一个慈善项目的捐赠人,成为一名深圳志愿者,捐过钱,捐过血,捐过时间,这个“民生短板”的会就很接地气了。

 

范志明  智库百人会成员,好人好事公益服务中心总干事

 

 

 

 

于长江:民生问题要研究基层治理

 

我这段时间一直在研究基层治理的问题,每周至少两三次去社区工作站、居委会、股份公司调研,我们课题组成员跟着网格员一块去查户口、计划生育。基层与“民生”话题本来应该很近, “民生”问题其实就是基层治理话题的一部分,但是我在做基层治理研究,包括参与式的调查之后,发现二者非常遥远,实际基层工作中大部分人似乎很久都没从“民生”角度考虑问题了。

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大多在想基层怎么“管理”的问题,包括在社区层面,现在工作站又要改,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加强居委会等等,大家主要都是在运作这些事。再就是基层管理的难度,比如网格员一个人管五百多户,去人家排查,住户不愿开门,不愿理你——现在基层干部大部分时间是焦头烂额地应付这些事情,上面各个职能部门的一些要求下来,包括我们去调查,要他们配合,都给他们添了不少乱,他们不相信我们和其他上边来的任务有什么不一样,不相信你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们只能硬找他们给我们需要的一些数据,有时候他们也是能拖就拖,能不给就不给,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在基层,人们在关注另外一些事情,完全不是今天谈的这个“民生”主题。困扰大家最强烈的,比如现在基层管理有几套体系,上面布置下来各种运动式的任务就不说了,仅就常规工作一项,底下已经在疲于应付,硬撑着做,像出租屋人口统计、安监、计划生育等。因为放开二胎,下边反而更忙了。原来人们以为可以生两个,控制生育的任务少了,其实控制生育工作不是重点,重点是与生育相关的各种登记,各种所谓的“服务”,各种相关要求,工作量还反而大了。基层的很多制度设计不合理,同样的采集数据,好几个系统要折腾好几回,这个我相信搞基层工作的都知道。

今天谈的民生,完全超越了基层工作的现状。目前政府在基层的人员,全都忙于不断贯彻执行各职能部门的任务要求,而这些事情,基层民众基本上都是不合作、不配合、软磨硬泡地推挡,虽然不能叫对抗,但确实是不愿意配合,基层人员的时间精力全在忙这些事。我觉得,基层干部是想做还是不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有时候不是意愿问题,而是注意力的问题。在现有语境下,人们的注意力确实没在“民生”这类事上面,有时候“民生”这些事情,也变成政府一种运动式的活动,一阵风,也就是把它当做一个政绩工程,表示我们做了就完了,对底下最基层的人来说是又增加了一堆事。下面一根针,上面几条线,仅仅是又多了一条线而已,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于长江  智库百人会成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主任

 

 

 

郭万达:民生短板问题有“三缺”

 

认真拜读了徐院长的报告,我认为这个调查特别有意义。综合开发研究院本身是个社会智库,25家国家高端智库中,真正的社会智库就我们一家。作为社会智库,社会民生问题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要领域。但是,我们智库的思维是问题导向,提供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什么?这始终是我们很关注的。

关于民生短板问题,我说三点意见:

第一,我们民生究竟短什么?我认为,就是政府的理念短、机制短、手段短,短板在政府的理念。徐院长已经讲了很多好的理念,比如建议民生福利广覆盖等等。我认为政府现在要改的一个最重要的理念,是按什么来划分“民生”中的“人口”,现在所有的民生福利是按照常住、暂住、户籍人口这“三类”来划分,都是统计概念。我认为,是否可以打破统计这个范畴,按照纳税人、市民(居民)和人道意义的人来划分?公共服务要涵盖的范围也划分为三类,比如社会保障,按纳税人来提供;比如基本的公共服务,交通、教育、医疗等,按市民来提供; 此外,我觉得还有人道的救助,人道的理念也应该是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一个部分。

第二,如何解决地方政府担心民生福利搞好了就会增加负担的问题?政府老说我的福利好了,全国的人就会跑到深圳来,那深圳怎么受得了?这也是一个实际的问题。十年前,我们给深圳规划教育的时候,就出现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权问题,涉及到财政分税制及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因此,民生的问题,不仅要和市长说,也涉及到中央政府的事。

第三,如何解决政府财政和民生预算的问题?政府的钱不等于全部要政府自己去花,NGO可以去做,政府采购服务,这是国际上一个通行的办法。现在政府对别人不放心,只对自己放心,不愿松手,这个不对。你看香港,所有对民生公共的支出,政府只管预算,不管花钱,花钱都是NGO做的。当然,我们也要加强NGO的透明和管理,使政府放心。

因此,总结我的看法,三句话,缺理念,缺机制,缺手段,这三个“缺”,既有地方政府的事,有中央政府的事,也有NGO的事,让我们共同努力。

 

郭万达  马洪基金会副理事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主要媒体报道

 

深圳民生短板在哪?听听老一辈改革者怎么说

奥一网 2016年10月12日

 

深圳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令人骄傲。这个从今天引爆朋友圈的库克、扎克伯格、马云、马化腾等大咖扎堆深圳“双创周”就知道了。

在民生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十二五"期间,深圳民生领域5年投入6734亿元,年均增长25%。仅2015年,深圳“九大类”支出就有2376.3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67.48%,较上年增长63.37%。

但是,尽管投入巨大,我们依然经常抱怨深圳看病难,上学难,养老难……

深圳民生的实际情况究竟如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来看看深圳老一辈改革者的调查报告。

今天下午两点半,以深圳老一辈改革者徐景安、李罗力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与南山区招商街道代表在综开院CDI大厦举行了“深圳民生短板在哪研讨会”,共同探讨深圳民生问题及解决之道。

研讨会现场,中国幸福研究院提供了一份《南山区招商街道民生状况调查报告》,报告内容触目惊心。本次调查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8份,大体情况如下:

1、受访家庭大体收支平衡占74.5%,富裕人群只有7.4%,还有17.8%入不敷出。

2、2015年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下占4.8%,人均月收入2100元-3500元占18.3%,人均月收入3501元-5000元占26.2%,人均月收入5001元-7000元占13.9%,人均月收入7001元-9000元占15.1%,人均月收入9001元-12000元占7.8%,人均月收入12001元-15000元占3.9%,人均月收入15001元-20000元占7.0%,人均月收入20001元以上占3.0%。

3、2015年人均月收入低于800元的占3.0%,共18户。其中15户户籍人士领到了低保金,3个非深户家庭未领到低保金。

4、失业人口家庭中,没有获得失业救助的占86,8%。

5、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人群,深圳户籍居民占了25%,非户籍人口占了36.4%,外来户籍人口占了20%;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深圳户籍居民占了26%,非户籍占了35%,外来户籍人员占了15%。

6、70岁以上的老人政府给津贴的占了36.9%,没有给的占了63.1%,不能得到家人照顾的占了2.8%。

7、有房的占56.0%,租房的占39.4%,单位提供房子的占3.9%,廉租房占0.1%,经济适用房占0.6%。

8、学龄前儿童有42.8%未上学,其中47.8%是因为公立进不去,24.6%是因为私立太贵;而那57.2%能上学的儿童,能上公立学校的仅占66%。

9、有21.8%的孩子未上中小学,其中是深户但没有学位占30.6%。

10、适龄孩子上高中的占58.5%。

11、认为看病贵的占49.6%,认为看病比较贵的占43.4%,认为看病不贵的占7%。

12、主要出行方式:地铁出行占29.8%,公交出行占34.7%,乘坐私家车占16.0%。

13、11项公共服务,看病、空气环境、公共绿化、生活垃圾处理、污染物的排放、水质、水果蔬菜,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管理,消防安全70%以上的民众表示不满意,满意度高的是电力供应、燃气服务、公共交通。

徐景安称,“深圳是最富裕的副省级城市,招商街道是深圳改革开放的先驱,经济发展水平远超深圳平均水平,而且招商街道非常重视民生。即使这样,招商街道民生问题还非常突出。”

“民生短板在哪里?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最最重要的是什么?覆盖和均等。”

徐景安称,要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要解决深圳的民生问题,关键是转变理念。以前是讲要靠发展,把饼做大才能分饼。但现在深圳的饼已经做得够大了,就得改变分配方式。深圳需要树立新目标、新理念,就是实现共享深圳,建成全面小康,率先建立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社会,打破户籍与非户籍的界限。

深圳是能够、应该、必须以共享为目标、为理念。为什么能够?深圳有钱。为什么应该?深圳的财政收入两千万人口创造的,并不是三百多万户籍人口创造的。为什么必须,因为只有实现共享才能体现社会公平、社会正义。

 

 

 

 

南山区招商街道民生状况调查报告昨出炉

专家为四短板开“解药”

广州日报 2016年10月13日 第SZA16版  刘畅

 

昨日下午,深圳民生短板研讨会在深圳脑库综合开发研究院CDI大厦举行,以深圳南山区招商街道为样本的民生状况调查报告出炉。中国幸福研究院院长徐景安现场解析报告直言,来自基层一线的调查数据显示深圳收入分配不合理,社会保障不健全,公共服务不均等,教育、医疗、交通等问题突出,民众态度不满意

 

反差巨大:17.8%家庭入不敷出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的798户家庭中有17.8%的家庭入不敷出;全家人均月收入5000元以下的占49.3%。这反映了国民收入严重分配不均,也实证了经济增长缺乏消费的支撑,将导致产能过剩,实体经济不振,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金融产品脱离实体经济运行等一系列问题。

   

教育问题突出:逾三成户籍家庭无学位

教育调查结果显示问题突出。在受访家庭中,学龄儿童没上学前教育的占42.8%,该部分人群未上学前教育的原因中,因为私立太贵没上的占24.6%,因为公立进不去的原因占47.8%,其他占27.6%;而公立学校教育进不去的原因,深圳户籍没选择去的占22.6%,是深圳户籍但没有学位的占22.6%,非深圳户籍进不去的占39.7%;小学和初中教育,是深圳户籍但没有学位的占30.6%,其他占24.8%;高中教育,有深圳户籍分数不够的占27.8%,其他占33.9%。

 

社会福利政策花样游泳  资源空转

马洪基金会理事长助理范军称,目前深圳民生公共服务执行有四个短板,即对自己家底不清楚,包括人口、土地、违建等,鲜做社会学研究,网格采集数据利用薄弱;其二,社会福利政策花样游泳,每个政府部门都有福利政策,但都各只管自己一块,政策信息碎片化,老百姓需要时找不到政策信息;其三,政府投入资源效率低,资源空转多,投入多产出小、无效投入多,比如养老和职业康复中心;还有社会福利运动化”“活动化等。

对此,徐景安给深圳的民生短板问题开出解药。他表示,深圳的GDP、深圳的财政收入本来就是所有深圳人的贡献,应打破户籍与非户籍的界限,以居住证作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凭证,同时对暂住人口制订临时救助办法。发展和治理都是手段,共享才是目标。他建议,深圳制定民生长远规划,系统化、目标化、制度化、分步骤解决民生问题,一年办几件民生实事民生微实事作为补充,建设出覆盖全民的平等的福利制度。

 

数说不满

而在医疗、公共绿化面积安排、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污染物的排放和控制、自来水水质,餐饮和食品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项上,选择很不满意不太满意的占比都超过了67%。其中,消防安全管理不满意率达85%,餐饮食品安全管理不满意率达69.2%,认为看病贵和看病比较贵的不满意率甚至达到了93%。
  • 微信公众号